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
::: 新竹市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

111學年度成果

111.09.21霸凌與校園修復式正義

{{ $t('FEZ002') }} 13人權團|

全市研習活動紀錄

主持人

及主講人

參加對象

及人數

活動地點

安興國小

胡美芳老師

本市人權教育輔導團團員、

新竹市國中小

人權議題各校種子教師

南寮國小

星球圖書館

  1. 透過講師說明與相關案例的討論,讓現場與會老師整理出霸凌的定義及特徵;並與WHO(2020)對兒童與青少年霸凌之定義作比較。
    (1)是否有惡意傷害行為; (2)是否重複(同一行為或不同行為併用) ;(3)是否勢力失衡(大欺小)
  2. 提供真實的情境或案例,判斷此事件是否屬於霸凌事件。
    (1)受凌者特徵→辨別、保護,預防可能事件的發生
    (2)霸凌的原因→罪過認定與處罰(足夠嗎?冰山一角)
    (3)修復式正義的運用→找出表面行為下的成因(冰山下的祕密)
  3. 協助霸凌者從羞恥感到內疚,提供修復的動力→對霸凌者/行為人的同理心。
  4. 修復式正義的重點:
    (1)不只處理外顯行為,還要處理行為人的內在世界。
    (2)釐清事實,不只聽當事人說,也聽旁觀者說。
    (3)解決問題(衝突)策略:觀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行動。
    (4)如何避免衝突行為再度發生
  5. 修復式正義實作練習:
    (1)理解故事人物的想法、感受
    (2)判斷故事人物的請求、需要:被聆聽、被理解,不要被孤立
    (3)共同建立協議,創造行為人願意修補過失的機會


{{ $t('FEZ003') }} 2023-09-13

{{ $t('FEZ004') }} 2025-08-30|

{{ $t('FEZ005') }} 132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