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
::: 新竹市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

111學年度成果

112.05.19移工議題工作坊

{{ $t('FEZ002') }} 13人權團|

團員增能研習活動紀錄

主持人

及主講人

參加對象

及人數

活動地點

 

放伴教育協會

專任講師

謝忠瑋老師

本市人權教育輔導團團員

竹光國中

活水館

 

 

  1. 移工議題地圖review:將外籍移動的環節,建立彼此關係的串聯,形成對議題認識完整的「移工議題地圖」。
    (1)移動背景。-較多國中端使用

A.勞動市場全球化。

B.各國產業轉型追求廉價勞工。

C.東南亞因政經轉型,農村產生大量閒置人力。

D.自己或親朋好友有移動到他國工作的經驗。

(2)影響移動角色。-較多高中端使用

A.動力供給:勞工本人(產業移工及社服移工)。
B.勞動力需求;台灣雇主。
C.連結供需:仲介或國家直聘。
D.法規:就業服務法及勞基法。

(3)在台生活。-較多國中端使用

A.經濟因素。
B.權利因素。
C.社會心理因素。

  1. 主題名稱:全球議題 課程時數:3節課 實作對象年段:9年級 對應人權教育內涵
  2. 課程理念。
    (1)失聯移工現在更名為undocument 不在檔案上的移工。
    (2)案例分享:嘉義義竹國中。
  3. 課程方向及目標

(1)國小:四節課,首先透過國發會提供圖表資料的判讀,讓學生了解台灣(勞動力不足)對移工的需求。其次,第二-三節,以角色扮演的情境體驗,以參考來設定移工角色,以小組方式來模擬移工在台生活的困境並以學習單記錄。最後,回到無證移工的文本閱讀,以行動載具來分析理解移工無法突破的困境,並進一步連結資源(台灣有在協助移工的團體)。

(2)國中:三節課,學生能透過新竹市地圖標示出移工常出現的地點,發現到自己生活周遭有許多移工的存在,藉由工業局提供的工業區移工統計圖,了解新竹市移工類別以廠工(產業移工)為主。接著學生寫下三個對移工的印象,進行分類,覺察自己對移工的偏見及歧視。最後以模擬廠工生活體驗,能同理移工在台生活的困境,願意採取行動來關懷移工。

 

  1. 閱讀理解可視為工具,真實情境為移工

(1)從全球移動(移動背景),到新竹科技園區廠工(在地化),到社會心理,經濟(在台生活)

   (2)閱讀理解以文轉圖為策略。



{{ $t('FEZ003') }} 2023-09-13

{{ $t('FEZ004') }} 2025-07-02|

{{ $t('FEZ005') }} 100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