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$t('FEZ002') }}01國語文團|
【國中國文】活動主題:素養導向文本分析 福和國中 林雯淑老師
108課綱行之有年,想必各位教育現場的老師們對於「素養」一詞都不陌生,然而在面對陌生的文本時,該藉由何種教學設計,讓學生擁有「素養」便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。在本次研習中,林雯淑老師除了剖析「學科素養」的類型與定義外,也整理了各家的專長與範例,讓研習教師們的教學設計更能切中肯綮。
首先雯淑老師拋出「什麼是素養?」的大哉問,引導研習教師思考相對於其他科目,國語文的素養究竟為何。以圖文詩為例,雖說下圖左右方都是以形狀、字詞表示主旨,但左方缺乏意象之間的連結,因此僅是「示意圖」而非詩作。藉這種引導反思,整理出文體的本質,便可進一步針對這些學習重點進行教學設計。
(研習時雯淑老師善用提問,讓聊天室的老師們即時互動)
雯淑老師認為,教師必須先知道某個素材要教的核心是什麼,並思考如何遷移能力,再據此設計脈絡化學習──若以文本為例,首要任務便是釐清不同教學重點的教學法。
以事實性知識為例,相較於直接補充,讓學生藉由自身閱讀,練習「隨文識字」會更具有脈絡。老師引用學習扶助的相關資料整理出自詞教學策略:教部件、替換語詞、語境判斷、賓果、圖畫詞語、比手畫腳等等,來達到長期記憶等等。
另外,在會考應試部分,老師也提醒各位回頭看會考的出題比例:文意知識占20%,以一週5節課來說,用1節課來教字詞就已經足夠,其他時間可以不斷練習讀懂文章的技巧。並以會考考古題分析學生錯誤的原因,找出破解迷思概念的關鍵點。
概念性知識方便,老師則鼓勵學生自行組織概念。以探究、比較的方式取代講述,更能讓學生統整文學常識的原則,例如特定文體格律、語文常識等。最後在程序性知識的熟稔,老師認為除了落實模組教學以及閱讀方法外,還要進行刻意練習,才能讓學生從基礎閱讀過渡到分析閱讀,再昇華至主題閱讀。特別是這幾年會考題已經減少直接提取訊息的題目,都會「換句話說」,因此讓學生練習轉換文章的詞句、統整文意又更加重要。
最後,老師也協助整理近年來多文本閱讀的類型,讓有意願設計多文本閱讀評量的研習老師們有具體的作法可循。本次研習可說是對於素養導向文本的一個巨大「經驗包」,濃縮了素養導向教學至今的具體實踐方式,對於尚且在這方面摸索或略有疑惑的老師們,可謂是不錯的反思機會。
{{ $t('FEZ003') }}2023-10-09
{{ $t('FEZ004') }}2024-10-09|
{{ $t('FEZ005') }}777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