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$t('FEZ002') }}01國語文團|
【國中國文】活動主題:學力檢測減C策略 萬華國中 藍淑珠老師
在社會整體的氛圍下,若將「提A」與「減C」兩個議題並列,大眾往往較為關注前者,然而教育並非只為了「培養菁英」而存在,許多先天條件不利的孩子,教育更是他們增加人生選擇的管道。若我們將教育作為社會正義實踐的途徑,應當將那些「上學卻沒有學習」的狀況,與社會危機等同視之。
學習扶助該做什麼?
學習扶助除了診斷、解決學習困難外,另一個重點也在於「建立學生的自我認同」。老師常常關注學生的迷思、失敗之處;但更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本身,以及各種成功經驗。就算學生不太會考試,若願意勇敢地在學習扶助時,用口語說出自己的想法,何嘗不是一種成功?藍老師認為:當學生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時,便是學習萌櫱之始。自信心會帶來內在動機,進而成就自我導向學習。
學習扶助的做法
國中端為義務教育,因學區不同,有些地區的學生一開始便處於經濟、文化不利的起點。這些條件教師往往難以改變,僅能從改變「教學不當」著手。
「教學不當」不是指老師教得不好,而是老師的教法與學生無法適配。若以教精熟程度的方式教待加強程度的學生,或提供讀寫障礙的學生豐富卻密集的補充講義,都是不適合的教學法。
在三層學習扶助的結構中,除第三層為特殊教育範疇外,教師可以在前兩層著墨。
第一層學習扶助,從原班差異化教學開始,便可以進行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。簡單一點的從摘要,難一點的進入摘要、統整、分析。
第二層學習扶助則可以從落點診斷、課程規劃開始,並採用適合(更為具體、結構化)的教材。
學習扶助科技化評量系統的幫助
現職國、英、數科的教師,應該對於學習扶助系統(https://exam.tcte.edu.tw/tbt_html/)並不陌生。藍老師提及:學習扶助系統除了提供測驗結果,同時也會提供相應的輔導活動。
教師若缺乏學習策略的點子,可參考回饋訊息的「輔導活動」欄,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。例如若學生錯句段的相關內容,讓學生練習判斷文本的訊息量、分布位置以及語意間的轉化。
其次,本系統也可以解決學習扶助時間不足的問題。藉由匯出電腦施測結果,教師可快速檢視該班學生「共同迷思」在哪,在時間有限的前提下,快速擬定核心策略。
最後藍老師再次強調:我們應該將「減C」的概念調整為「擴B」。除了關注學生的迷思、失敗之處外,更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本身,以及各種成功經驗。
{{ $t('FEZ003') }}2023-11-05
{{ $t('FEZ004') }}2024-12-22|
{{ $t('FEZ005') }}104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