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
::: 新竹市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

國中成果

113學年度期中團員大會暨綜合領域國中小輔導團員聯席會議

{{ $t('FEZ002') }} 09綜合團|

今天的會議可以說是收穫滿滿,上午總團邀請了張素貞教授來分享,下午則是我們綜合領域輔導團員一起討論114學年度精進計畫的主軸與研習安排。從理論到實務,我們一步步梳理了接下來的方向,確定未來的輔導團運作能更有系統、更貼近教師需求!

上午場次:張素貞教授的分享

張教授以「勇於挑戰——如何透過輔導團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成效」為題,帶領我們深入探討輔導團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關鍵角色。她強調,輔導團不只是支援老師的後盾,更是促成教學創新的推動者。

關鍵收穫:

  • 輔導團的核心價值:如何在「溝通理論與實踐」、「提供教學支持」「共享教學資源」之間取得平衡,真正成為教師的專業夥伴?
  • 教師專業成長策略:我們不只是傳遞資訊,更要確保老師能將學到的內容實際應用在課堂中,並透過「到校輔導、社群共學、行動研究」等方式,建立長期成長機制。
  • 如何讓輔導團更有影響力:教授點出,「法制保障、資源整合、專業增能」是提升輔導團運作效能的三大要素,而輔導員則需在「促進者、諮詢者、研發者、分享者」等角色間靈活轉換,才能真正帶動變革。

這場講座讓我們更清楚輔導團的定位與發展方向,也讓大家開始思考:在現場教學中,我們能如何更有效地幫助老師與學生?

下午場次:聯席會議共創 114 學年度精進計畫

到了下午,我們國中小綜合領域輔導員大家群策群力,針對114學年度的精進計畫與研習安排進行深入討論。討論過程相當熱烈,以下是幾個核心共識:

  1. 研習主題聚焦「SEL」與「跨領域增能研習」:在新課綱的推動下,教師對於SEL與評量仍有許多挑戰,因此我們決定將這部分列為研習重點,並加跨領域增能研習的應用,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成效。
  2. 跨領域合作與國中小銜接如何讓國小與國中的課程無縫接軌,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「斷層」?這次我們提出了一些想法進行討論,例如建立國中小共備社群、跨學段共學計畫,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適應不同學習階段。
  3. 增強輔導員培訓與專業社群運作老師的成長不只是單向的講座輸入,而是透過「實作—反思—改進」的循環來不斷優化。因此,我們規劃了更細緻的輔導員增能機制,包括:
  • 定期舉辦觀議課與教學診斷研習,讓輔導員能更有效指導老師。
  • 強化數位學習平台的應用,提升小校線上共學與輔導的效能。
  • 促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深化,讓每位老師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。

這次會議也讓我們更清楚,不同學校對於輔導團的需求不同,有些學校希望加強個別化的現場輔導,有些則期待更多創新教學策略的分享。因此,未來我們會調整輔導模式,讓支援更加彈性化、個別化,務求讓每一位老師都能得到最適切的協助!



{{ $t('FEZ003') }} 2025-03-06

{{ $t('FEZ004') }} 2025-07-07|

{{ $t('FEZ005') }} 69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