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$t('FEZ002') }}06自然團|
新竹市_114__學年度國民教育地方輔導團_自然_分團團務運作成果編號______ |
||
活動主題 |
£輔導團員工作會議及學習進修活動(含央群到市輔導、團務會議、團務增能、地方辦理之期初/末會議、央群到市輔導、參與央團舉辦之分區活動、年度研討會等) |
£市團到校服務 (含分區巡迴服務、學校申請、諮詢服務等) |
£學校領域召集人會議及學習進修活動(含期初、期末領召會議) |
■全市性(含分區辦理)教師學習進修活動(開放全市各校參與、跨校共備、公開課等) |
|
辦理形式 |
£ 研討會 £ 團員個別分享 £ 專業對話 £ 分析座談 £ 教學演示 ■ 專題講座 £ 教學方案分享 £ 其他 |
|
研習日期 |
__114_____年____2_____月___21______日 |
|
研習時間 |
£上 午 ■下 午 __13:00_____~____16:00_________ |
|
研習地點 |
光華國中綜合大樓一樓會議室 |
|
研習名稱 |
用ipad—學生物,玩生物 |
|
主講人 |
簡志祥老師 |
|
參加對象 |
自然科教師 |
|
參加人數 |
53人 |
|
講座主題 研討內容 |
一、主輔開場: 感謝阿簡老師再次來分享他的教學內容,上次分區研習的時候,我就覺得阿簡老師的東西好多,希望他能再來一次,今天繼續請他分享他上課所使用的小工具,讓我們一起來學習,讓課堂更精采。
二、學生物,玩生物: 1.網站介紹:我在上課的時候會需要一些軟體,所以就自己做了一些互動程式,在課堂上使用,我會在課堂上利用這些東西跟學生互動,大家可以打開鏡頭掃描這個QRcode,進入到這個網站,我利用生物上課的單元分類,把我上課所使用的互動式程式放在裡面。 2.DNA轉胺基酸序列:我們學校寒假的時候會讓學生製作DNA模型,我就會想要如何使用這個模型,首先我會從蛋白質切入,以胰島素來說,是由許多不同胺基酸所組成,那細胞怎麼知道要製造出這些胺基酸呢?再回到細胞裡面的核糖體,這是製造蛋白質的小工廠,利用抄來的密碼來製造蛋白質,那正本在哪裡呢?就是在細胞核的DNA中了,這些密碼長怎樣呢?我們就要從這張密碼表來看,從AAA、CCU….等等的組合,就可以知道要製造哪一種胺基酸。現在打開剛才所介紹的網站,打開「DNA轉胺基酸序列」的連結,現在老師們可以利用A、T、C、G這四個字母隨機輸入在上面,就會出現所對應的胺基酸。以胰島素序列來說,你要如何產生這些胺基酸呢?mRNA會長怎樣呢?如果我現在有胺基酸名稱,那我們要怎樣知道DNA的序列是如何呢?再請老師們打開下一個連結,輸入胺基酸的縮寫,就可以得到這麼多DNA序列。我們只要把得到的序列,插入細菌中,細菌就會幫我們製造胰島素了。蛋白質的形狀又會長成怎麼樣呢?去年的諾貝爾獎得主,利用AI去預測蛋白質的形狀,我們目前研發新藥都需要這方面的資訊,針對蛋白質去設計新藥,讓藥物的治療更有效率。以上就是我上課的順序,將課本第二單元的內容,融合在這裡面。 3.細胞分裂:這個部分在新綱中比較不強調,我就直接用影片來Demo,學生可以操縱裡面的按鈕去看細胞分裂的過程。 4.孟德爾實驗:我會利用這個網站去講孟德爾的故事,以前在講的時候很無聊,利用這個網站後,就可以比較有趣。操作裡面的植株,看看大的和大的會生出什麼,有個修士就一直研究為什麼會大的和大的結合會出現有大有小,他就推測可能有兩個因子在控制這些性狀,然後可以利用這樣的過程說明孟德爾的實驗,就像在看繪本一樣,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。再來就是棋盤方格,透過這個演示,學生就比較知道這個格子在做什麼。接下來就進到遺傳考驗,我會要求學生要五次全對,如果他們能答對五次,大概這個單元就精熟了;這裡面有不同顏色的精靈,可以在程式裡模擬,不同顏色配對組合產生不同的配子,就此找出這些精靈的基因型,就像在寫考卷的題目一樣,只是換成比較有趣的方式。 5.ABO子代模擬:一開始先點選自己的基因型,ipad就會自己隨機產生配子,方便與同學配對,就可以完成課本的實驗;另外也可以自己和自己配對,點選數量和基因型,就可以直接用ipad配對,程式上會自己幫你統計不同基因型子代的數量;再來要大家進行挑戰了,父母親要如何生出擁有四種不同血型的孩子?如何讓小孩只有A型和B型?大家可以在平台上試試看。 6.色覺模擬:進入網站後,利用ipad去打開後面的鏡頭,去掃描周遭的環境,去感覺一下色盲的人所看到的世界。現在台灣規定色盲的人不能考駕照,大家覺得這樣合理嗎?學生利用這樣的方式去體驗和不同人的需求和需要,就會發現這樣的規定不合理,不能以先天生理的不同去剝奪這些人的權益,以紅綠燈來說,如果可以使用通用設計的方式來考慮不同人的需求,這樣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平權。 7.生物界的生物:這和wordwall有點像,但是那時這個功能還不是那麼容易使用,就是配對遊戲,都是屬於記憶型的,可以在大屏上使用,讓學生上來點,相符的就加分,不符的就會扣分。 8.生態系:這是利用2048的概念來設計的遊戲,由細胞開始,細胞和細胞組合變成組織,組織和組織就會變成器官,可以一直玩下去,一直到宇宙,學生很愛挑戰看誰可以最高分。接著介紹抓放法的模擬器,大家可以抓池裡的蟲進行標記和計算,推算出池裡的蟲數量,老師們可以挑戰看看如何讓自己的誤差降到10%以下,可以想想看要用什麼方法讓誤差率降低。另外這是大魚吃小魚的Arcade game,玩家扮演鯊魚,要適量的吃周遭的小魚才能生存,可以展現生態平衡的觀念。 9.顯微鏡:這是因為學生在使用顯微鏡的時候,常常不知道要怎樣操作,所以可以用這個程式在上課時Demo使用,利用滑鼠操作方向,再使用上面的按鈕來調整光圈或距離,看要如何調清楚畫面,讓影像更清楚,也能讓學生對於顯微鏡的操作有基本的認識。 10.脈搏檢測:可以將脈搏的變化用視覺化的方式輸出,利用ipad的後置鏡頭,把手指放在鏡頭上,這個程式可以透過光的變化,去找出血液流過時皮膚透光度的不同,藉此將脈搏視覺化,但是在測試的時候要在安靜的環境下進行,準確度才會比較高。 11.數字的瞬間記憶:這個遊戲學生的反應相當好,大家可以一起來試試看,只要是人類大概就會落在七的位置,接著再搭配這個影片--黑猩猩的瞬間記憶,這是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所設計的實驗,這個遊戲就是仿照這個實驗設計而來。 12.負片後像:這是搭配課本的實驗所設計,因為多年來發現,在班級裡總是會有一、二個學生什麼都看不到,這個程式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也可以變化球的顏色,就可以讓學生知道不同顏色會產生怎麼樣的後像顏色;接著也可以製作正片後像,利用兩張照片做出動畫。 13.DFS走迷宮:利用裡面的角色來走迷宮,走到出口後按A,就會把你傳送到原本的位置,系統會幫你計算時間,大家應該會發現時間會一次次縮短;接著我會要求學生做一些輕度運動,再讓學生重新走一次,大部分的人時間都會縮短,所以要讓記憶力增加的方法,就是輕度的活動,利用血液的流動,去代走大腦所產生的廢物,活化神經的連結,所以健腦最好的方式,就是進行輕度的運動。 14.血糖的控制:玩家要扮演三種激素,來調控身體中的血糖,太高或太低都會讓遊戲結束,大家可以試試看是否能夠活過兩天。
三、主輔結論: 謝謝阿簡老師今天精彩的介紹,我們真的受益良多,阿簡老師不吝分享他的上課小工具,讓學生在遊戲中進行學習,讓課堂更加精采。再次藉由各位老師的手,鼓掌謝謝阿簡老師。會後如果有什麼問題,還是可以來請教阿簡老師,阿簡老師都會樂意跟大家分享。 |
{{ $t('FEZ012') }}
{{ $t('FEZ003') }}2025-03-05
{{ $t('FEZ004') }}2025-03-26|
{{ $t('FEZ005') }}20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