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$t('FEZ002') }}06自然團|
新竹市_114__學年度國民教育地方輔導團_自然_分團團務運作成果編號______ |
||
活動主題 |
£輔導團員工作會議及學習進修活動(含央群到市輔導、團務會議、團務增能、地方辦理之期初/末會議、央群到市輔導、參與央團舉辦之分區活動、年度研討會等) |
£市團到校服務 (含分區巡迴服務、學校申請、諮詢服務等) |
£學校領域召集人會議及學習進修活動(含期初、期末領召會議) |
■全市性(含分區辦理)教師學習進修活動(開放全市各校參與、跨校共備、公開課等) |
|
辦理形式 |
£ 研討會 £ 團員個別分享 £ 專業對話 £ 分析座談 £ 教學演示 ■ 專題講座 £ 教學方案分享 £ 其他 |
|
研習日期 |
__114_____年____5_____月___16____日 |
|
研習時間 |
£上 午 ■下 午 __13:00_____~____16:00_________ |
|
研習地點 |
光華國中綜合大樓一樓會議室 |
|
研習名稱 |
科學!女力! |
|
主講人 |
賴千蕙老師 |
|
參加對象 |
自然科教師 |
|
參加人數 |
47人 |
|
講座主題 研討內容 |
一、校長開場: 很感謝賴博士來學校分享,也謝謝主輔安排這樣的研習,賴博士的主修是化學,而我也是一個化學人,而我自己也常常在想,現在的新課綱在少子化的時代裡,學校的學習應該是一個個聚落的概念,學生依據自己不同的性向,在學校裡進行小組化的學習,跟著具有各領域專精的老師進行更深入的研究。我在想如果未來的學習,可以透過這樣的學習脈絡,一路支持小孩的興趣及喜好,再加上AI的崛起,未來的教室風景應該會不一樣。今天賴博士透過這個主題,跟我們分享她的研究,讓我們可以讓國中及大學做連結,建立一貫的學習脈絡。
二、主輔開場: 我和賴所長是大學同學,今天很榮幸有機會邀請他來學校進行分享,跟我們聊一聊女科學家的生涯,從求學到研究之路,如何去平衡工作與生活。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她。
三、科學!女力!: 1.開場:為什麼庭瑜會找到我呢?可能是因為我在FB上常PO一些關於女力的主題,加上我又是中興大學女性教師委員會第一屆的主席,今天所以我就來了。先介紹我的背景,我是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,進入清大化學系研究所,直升博士班,一路到德國進行研究,我很喜歡研究,也很喜歡教孩子,所以在這個領域裡待到現在。 2.人生挑戰:每個升學階段,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,我的第一個轉捩點,就是面臨要不要升直博;我在大三的時候,就決定未來要當教授,因為當時學校有一個老師分享他的博士生活,讓我很嚮往,所以就決定直升博士,透過交換學生的計畫到德國做研究,後來回到台灣求職,就先到高醫然後到中興大學一路教學到現在。 3.求學歷程:我在高中時物理很爛,所以當時就選了彰化師大的化學系,因為當時這個科系不用面試只要考試做實驗,很順利的進入彰師大化學系就讀。我的家境並沒有很好,家裡也不願意投資在教育上,尤其我又是女生,什麼都必須自己來,我的祖父母不識字,而我爸媽也只有國中畢業,所以我就是靠著台灣的升學體系一路爬上來,所以教育真的很重要。 4.2025全球女科學家早餐會:今年是由我主辦,我們邀請了四個講座,其中有一個講者,後來我發現她的背景跟我有點像,她提出了十個點,我覺得很有趣今天來跟大家分享,其中有一點是「了解那些戰都無法獲勝,並且走向更好的環境」,講師自己分享曾經在啤酒廠工作,但主管有點種族歧視,所以她可能就因此無法升等,然後她就放棄這個職涯轉換跑道,現在一樣十分有成就。最後,「健康的人生,平衡與協調生活」,我們學校最近才有老師猝死在研究室裡,所以如果只是一味的在事業上衝刺,失去健康的話就很可惜了,曾經我也很羨慕別人在研究領域上獲獎無數,但我因為生涯規劃的關係,經歷結婚、懷孕,都比別人慢很多,遇到一位我很尊敬的學姊跟我說,「也許你現在這五年很焦慮,但把這五年放在你一生的研究生涯中,回過頭來,你就會覺得這五年沒什麼了。最後這句話則是黃仁勳所講的話,「Even you may have a bad interview, but you can’t run away from your past.」, 一次不好沒關係,但是你的過去要讓別人相信你是一個好人。 5.大學老師的工作:主要是教學、服務、研究,我主要是上生物有機化學、生醫工程概論、奈米藥物釋放,目前實驗室成員有一位博後、博士生兩位、碩士生五位,有很多外籍生;服務則是推行EMI,這是國家的政策,因為台灣要跟國際接軌,國外有些國家認為台灣的英文不夠好,不需要很強但要願意講,所以一直再推EMI的計畫。高國中端的服務則是全國化學科競賽的有機化學的召集人,挑選厲害的高中生,參加奧林匹亞比賽,今天來這裡也是服務的一環,協助推行女科學家之旅,希望有多一點女生投入理工的領域。個人的研究則是專注於生醫的運用,設計高分子針對三陰性的乳癌細胞攜帶藥物及酵素,進入癌細胞中,去殺死癌細胞。我們設計成功後,就拿去餵癌細胞,利用confocal攝影,確定這個藥物真的進入到細胞中,接著我們培養一個3D腫瘤球,裡面的腫瘤細胞和外面的腫瘤細胞是不一樣的,藥物常常進不去,產生抗藥性,進行投藥試驗,我們發現我們的藥物真的可以進入腫瘤球中,去瓦解腫瘤細胞,這個方法稱為RAFT,確定它的抗癌功效,另外還有一些功能化奈米粒子及奈米探針的研究,跟其他科系的教授合作開發新的工具提升農藥的功效。
四、主輔結論: 非常謝謝賴老師來演講,透過今天的講座好像就是科學新知分享一樣,老師所做的研究非常多,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,可以會後再跟老師交流,那我們最後就用最熱烈的掌聲,來謝謝今天賴千蕙老師的分享。 |
{{ $t('FEZ012') }}
{{ $t('FEZ003') }}2025-06-05
{{ $t('FEZ004') }}2025-06-14|
{{ $t('FEZ005') }}14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