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
::: 新竹市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

113學年度成果活動

素養導向教學與實務(三)

{{ $t('FEZ001') }} 客語小組

{{ $t('FEZ002') }} 02本土語言團|

場次別

  3  場次

活動辦理日期

114.03.07

增能主題講師資訊

劉盟潭老師

研習辦理地點

實體

研習參與人數

13

研習核發時數

3

照片(含文字描述)

盟潭老師帶領學員進行研習

說明如何運用閱讀理解策略於教學中

說明於教學中可用哪些表現任務

以鮪魚說明教學流程的設計注意事項

舉實例說明。

研習最後大合影

辦理方式(線上/實體)

實體(團員精進研習,開放給有興趣的老師參加)

辦理成效評估

  

其他備註

研習心得

這次參加的「客語教案精進研習」讓我對於如何更有效地設計客語教學計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體會。研習中不僅提供了理論基礎,還有實際操作~~講師實際修改教案,讓我可以將所學應用到教案的設計與實施中。

    首先,我對於客語詳案更清晰的認識。客語作為台灣的母語之一,不僅是文化傳承的工具,更是族群認同的核心。因此,教學不僅是語言技能的傳授,更是對客家文化的深入了解與傳遞。這次研習強調了語言學習與教案教學的結合,讓我認識到,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融入更多樣性元素,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,也能夠感受到本土語的魅力。

    其次,在教案設計方面,我學到了如何將教學目標具體化,並且根據學生的需求設計出有趣且有效的學習活動。例如,將語言學習與生活情境相結合,設計一些符合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的情境對話,讓學生能夠在實際交流中運用客語。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,還能增加他們學習的動機。

    此外,研習也讓我對教學方法有了更多的思考。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,因此在課堂上加入更多互動性和趣味性的元素,如小組討論、角色扮演等,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讓他們更願意參與課堂活動。

    最後,我也學到了如何在教學中適時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成效,並且根據評估結果進行調整和改進。透過不斷的反思與調整,我相信能夠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需求,並且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。



{{ $t('FEZ003') }} 2025-05-22

{{ $t('FEZ004') }} 2025-07-01|

{{ $t('FEZ005') }} 14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