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
::: 新竹市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

活動成果

1110413富禮、育賢、光華三校公開觀課議課之研討

{{ $t('FEZ001') }} 國中藝術團主輔

{{ $t('FEZ002') }} 08藝術團|

時間

活動

地點

主持人或分享者

09:20-09:30

報到/請連結簽到表單

線上

輔導員陳孟澤老師/簽到退作業

輔導員曾宇玄老師/活動照片截圖

輔導員林迦老師/活動文字紀錄

09:30-09:35

長官致詞

盟主學校 富禮國中 涂靜娟校長

中心學校 建華國中 黃信騰校長

09:35-09:40

說課

介紹授課教師

主持介紹   林淑鈴 老師

09:40-09:45

觀課注意事項

主任輔導員 林淑鈴 老師

09:45-10:00

授課老師課前教學說明

富禮國中 李瓊瑜老師

10:00-10:10

三校藝術教學交流

主任輔導員 林淑鈴 老師

 

請學員觀看課堂教學影片

 

 

10:10-10:55

觀課

課程影片觀察與紀錄

線上

1.觀看富禮李瓊瑜老師教學之影片

2.三校觀課教師作觀課紀錄

10:55-11:00

回到googlemeet

 

 

11:00-11:30

議課

1.授課回饋

2.觀課後研討

3.綜合座談

線上

1.富禮國中李瓊瑜老師授課後回饋

2.三校觀課教師作觀課回饋

3.主任輔導員林淑鈴老師主持座談

11:30-11:40

簽退/請連結簽退表單

 

 

 

  1. 說課-觀課注意事項-輔導團主輔:林淑鈴老師
  2. 整體活動流程說明-
    1. 主持人開場:需先代表感謝授課教師給予大家成長的機會。
    2. 議課一般作法:議課僅由內圈有參與共同備課的校內老師參與,外圈老師為校外人士,於議課結束後之綜合座談再予發言。

  (本次觀課暫時不分內外圈,校內外老師以分組方式進行觀課與議課)。

    1. 各組觀課者依序以學生學習具體事實,進行心得分享。
    2. 主持人串聯發言者的對話,引發多元思考,但不作評論,必要時請教學者回應。
    3. 請專家學者提供諮詢意見(若有邀請學者,可請學者提供意見)。

 

  1. 說課:富禮國中李瓊瑜老師

觀課者

  1. 可從「學生何時發生學習?」、「特定學生之觀察結果?」 、 「我有哪些收穫?」進行回饋。
  2. 若是該班其他科任課老師,可由「學生在不同科目的表現?」 、 「過去與現在的差異?」進行分享。
  3. 分析觀課時所蒐集的資料,進行討論學生學習表現,討論時,要和教材結合。
  4. 分享自己從觀課中學到什麼。
  5. 不評論老師,不對特殊生做一般評論。

授課者

  1. 由課程內容做省思分享,如:「備課預想與實際教學的差異?」 、 「課程帶領有何意料之外的困難或驚喜?」等。
  2. 從班級或學生行為所帶來的感受做分享,如「同樣主題的課程,其他班級學生反應與本課堂有何不同?」 、 「同一學生在不同單元的學習上的差異?」等。

 

  1. 教學簡案
  1. 課程單元名稱:平面廣告-絕對伏特加
  2. 教學設計:李瓊瑜老師
  3. 觀課科目:藝術/視覺
  4. 觀課班級:八年級
  5. 教學流程:

引起動機

   教師詢問學生是否看過平面海報?一張成功的海報須具有哪些要素?

發展活動

(1)解釋說明《絕對伏特加》的起源與簡單歷史,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填 寫學習單。

(2)說明為何選擇此廣告海報的原因:與安迪沃荷合作,使其銷量瞬間躍為 全美第一。

(3)目前已經與近千位藝術家合作,奠定其在藝術上的地 位,分別以「物品 系列」、「藝術家系列」、「城市系列」 和「節日系列」四大主題介紹之。

綜合活動

(1) 教師詢問學生:有哪些作品令其印象深刻?為什麼?

(2) 教師詢問學生:一張成功的海報須具有哪些要素?師生一起歸納出成功

海報的要素。

(3)預告下堂課要開始繪製學習單

1A老師分享:謝謝大家一起練習線上觀課,凡事起頭難,7號與老師的互動很棒,漸入佳境,看背景也感受到越來越棒。學生數量少,所以在管控上應該蠻順利的。成果很棒。

1B老師分享:這個單元整體來說,至少超過一半的孩子很有互動,是很成功的教學。鏡頭右半部的孩子比較活潑,左半部雖然沒有互動那麼多,但是還是很認真在上課。藝術家的作品讓孩子有共鳴。13號提出荷包蛋,老師也給予回饋。我也很喜歡孩子的學習單、回饋的部分。富禮是幽靜的學校,有這樣的課程互動真的很棒。

2A分享:6,7號有在手寫學習單,可以感受到授課老師有用心。學生開始去找時好像有活起來。印象深刻的部分是「指出酒瓶」,看到田生還是不用上台嘗試,我們在思考如果遇到類似情況可以怎麼處理。活動到小朋友設計,看到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,覺得很棒。

2B分享:4,5號學生看不到。老師的課程設計吸引人,這個主題蠻有意思的。男生比較容易喜歡,男生回應大過女生。第二區的孩子幾乎沒有跟老師互動到、多能安靜的聽,10號學生比較沒有在寫東西,其他小孩會觀察老師的課程進行。有學生不太理解,老師也會去協助。14號學生比較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。1,3號很乖。這個組合有點小可惜,未來或許可以考慮調整活潑和安靜的孩子重新穿插組別。

 

瓊瑜老師回饋:感謝各位老師的回饋,教書很多年很容易有盲點,感謝大家指教了~謝謝!



{{ $t('FEZ003') }} 2022-08-11

{{ $t('FEZ004') }} 2025-07-02|

{{ $t('FEZ005') }} 90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