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$t('FEZ002') }}13人權團|
主題:人權專書(尋水之心)轉化為人權教材案例實作
講師:新竹市人權團主任輔導員黃淑娟老師
這本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,深刻描繪蘇丹兒童因戰爭而成為難民的經歷,以及當地缺乏乾淨的水資源對生活及教育的影響。11歲的薩爾瓦因突發的內戰,踏上艱辛折磨的漫長旅程,輾轉於各難民營後,獲得美國家庭的收留保護。重獲新生並受良好教育的薩爾瓦,發起「送水到蘇丹」的公益計畫,在蘇丹開鑿水井並提供維護水資源的衛生教育訓練。許多人因此可享用乾淨的水並改善生活,讓像妮雅一樣的小孩,從此不必每天走一整天的路去遠方取水。
【延伸思考】
Q1:妮雅家附近的水井蓋好後,「這座水井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他們的生活。」請舉例說明這些改變。
Q2:薩爾瓦不僅為同鄉的丁卡族人鑿井,也為數百年敵對的努埃爾族人鑿井。對照他在逃難中曾遇過努埃爾族人迫害的經歷,他為什麼能這麼做?
Q3:聯合國主張擁有潔淨的水資源是基本人權,意謂若有人無法享有這項權利,所有人都應重視並設法解決問題。你同意嗎?為什麼?現在身在臺灣的你是否享有這項權利,受哪些因素影響?
{{ $t('FEZ003') }}2025-02-08
{{ $t('FEZ004') }}2025-03-26|
{{ $t('FEZ005') }}17|